蔡元培有哪些事迹
蔡元培事迹包括了他早期考取清朝学位到最后抗日救国坚持教育改革的一生事迹。清朝晚期出生于浙江绍兴山阴县的蔡元培从小发奋读书,十七岁就考取了秀才,后又陆续考入了清朝的更高学位直到翰林。
蔡元培画像
三十岁辞去朝廷任职开始转向教育行业,担任绍兴学院院长。33岁创立了中国的教育会,并且还组建了爱国女学堂,开创中国女性学堂的先例。此时民主改革势在必行,许多民主人士都投身推翻封建制度建立民主政权的革命浪潮中,35岁的蔡元培和其他民主人士组织成立了光复会同盟会等。
蔡元培事迹中最突出的就是他把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入中国。蔡元培37岁的时候开始出国留学深造,学习西方的先进教育。42岁回国后担任政府教育部长,管理教育事业。但是当时的时局动荡,袁世凯专权,蔡元培再次选择出国留学深造,去了法国德国,46岁回国担任了北京大学校长。此时他得到了法国美国大学授予他的荣誉学位。之后在国民党政府的全国人大代表中被选为监察委员,但是蔡元培辞去了职位专心发展教育事业。1928年五十多岁的蔡元培担在中国文化事业单位担任多个职位。
抗日战争爆发后,蔡元培从北平移至上海同其他国民党人士积极组建抗日保国组织,为国共合作抗日而努力。抗日战争国内局势恶化,蔡元培带着妻儿迁往香港,并在香港定居,1940年在香港生病去世。
蔡元培与鲁迅的微妙关系
蔡元培鲁迅是我国教育、文学史上的两颗耀眼的明珠,鲁迅之所以能在文学创作上取得如此高的成绩,不能不说和蔡元培的几次栽培有很大关系。也许有人说,鲁迅就是一个天才儿童,这天才也是在有恰当机遇时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不是,而蔡元培的出现就是鲁迅的“福星”。
蔡元培雕像
蔡元培鲁迅均来自浙江省绍兴,这片人杰地灵的乡土培养了无数的杰出才俊,蔡家和周家在当地都是名门望族,而在鲁迅的记忆中也在自家见过蔡家的人,因此二人可能在会面之前已经有很深的家族联系。二人最初的交往在1907年,尚在日本留学的鲁迅不满日俄战争中学生的态度,托人致电蔡元培,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两人才有了第一次正式的接触。就这样,蔡元培了解了鲁迅这样的一个青年学子,自己的一个小老乡。直至他做南京政府教育总长后之后,便向鲁迅正式抛出了橄榄枝,希望他能利用自己的文学才华来南京任职,这对于一向与世人格格不入的鲁迅而言真是雪中送炭。当然这次任职由于鲁迅这个谁也不能忍的性格只维持了短短的一年半时间,但是这是鲁迅走上国内文坛的起步之地,为他后来成长为革命作家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其后一阵,鲁迅就以研究小说、金石为自己的主业,开始了一段蛰伏的日子。直到蔡元培回到北京担任北大校长后,鲁迅才正式踏入了北京体制内的生活,让鲁迅在文学史研究上精进了一大步。
可以说蔡元培和鲁迅二人是师生更是战友,他们在学术上的惺惺相惜,在政治态度的共同扶持,都是成就二人关系的因素。在鲁迅56年的岁月中,蔡元培可以说是对他最赏识的一位人物,使鲁迅成为了中国历史中最具有争议的革命战士。
蔡元培墓在哪个地方
蔡元培墓在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墓地周围环境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整体环境是清静大方,当初蔡元培跟老婆孩子在卢沟桥事变之后到香港避难,在要回来的时候,蔡元培身体病弱便逗留在香港,之后便安葬在香港。但是蔡元培作为北大的校长,怎么可以在那么遥远的香港?
蔡元培墓
北大呼吁了将近十年要将蔡元培墓迁回北大,但是都被家人拒绝。那么蔡元培墓在香港的情况怎么样呢?香港每年都会有纪念蔡元培的活动,浸会大学里还专门建立了一个蔡元培堂。但是蔡元培墓的情况却不怎么样。1977年余光中专程来为蔡元培先生扫墓,但是问了很多人却没人知道这墓地在何处。最后费了一番周折,才找到这蔡元培墓。可见当初著名的北大校长,死后的墓地却如此冷清,这让北大学子如何忍得了?而在之后因为社会声音强烈,蔡元培墓终于得意修缮,墓碑换成了墨绿色大理石。